范雙濤為推動就地城鎮化建言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人力行政部
- 來源:保障展示中心
- 發布時間:2024-07-01 14:33
- 訪問量:
【概要描述】6月27日,政協第十三屆湖北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漢開幕,湖北省政協委員、董事長范雙濤參會并圍繞“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做主題發言。
范雙濤為推動就地城鎮化建言
【概要描述】6月27日,政協第十三屆湖北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漢開幕,湖北省政協委員、董事長范雙濤參會并圍繞“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做主題發言。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人力行政部
- 來源:保障展示中心
- 發布時間:2024-07-01 14:33
- 訪問量:
6月27日,政協第十三屆湖北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漢開幕,湖北省政協委員、董事長范雙濤參會并圍繞“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做主題發言。
本次會議聚焦“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和‘雙集中’發展”協商議政。省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孫偉主持開幕會。省委副書記諸葛宇杰到會聽取發言并講話。副省長蔚盛斌通報我省有關情況。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爾肯江·吐拉洪,副主席馬旭明、張維國、秦順全、王紅玲、王興於,省政協常委馬建華出席會議,省政協秘書長涂遠超作有關說明。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論述,傳達學習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精神、中共湖北省委十二屆六次全體會議精神和省委有關政策文件,聽取省政協主席會議2024年上半年工作情況報告。會上,省政協副主席張柏青作主題發言。
范雙濤在發言中建議,就地城鎮化應靈活發展,擁有優勢資源、特色產業的縣市要重特色、揚優勢,做強縣域主導產業;擁有地利優勢的縣市可“近水樓臺先得月”,承接都市產業轉移;同時,就地城鎮化應盤活農村土地資產,引人才、匯人氣,強化縣城要素聚集;優環境、強服務,支持民營企業唱主角。
下附全文:
以市場化手段推進就地城鎮化
湖北省工商聯
1995年,國家體改委等11部委聯合頒布《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指導意見》,拉開我國快速城鎮化的序幕,此后近30年里,中國城鎮化率由1995年的26%增長到2023年的66.16%。我省2023年城鎮化率是65.47%,雖低于國家平均水平,但既有條件、也有空間,極具發展潛力。目前,我省8個百強縣平均城鎮化率、第二產業占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仙桃市已經形成現代紡織服裝、機械制造及電子信息、食品及生物醫藥和黃鱔的“3+1”主導產業,吸引了2.5萬人進城留城。宜都市、枝江市都從化工重鎮轉型為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全新工業體系的新興工業城市,以不足其他縣一半的人口、創造出接近甚至超越其他縣GDP總額的發展成績。3個縣市的成功經驗表明,立足當地資源稟賦,用好市場化手段,聚集資源要素,是推進就地城鎮化的有效途徑。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重特色、揚優勢,做強縣域主導產業。圍繞縣市優勢資源、特色產業,強化產業鏈招商、特色園區招商、供應鏈平臺招商,吸引外來項目與投資并促進項目本土化。同時,引導當地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等牽頭整合資源,搭建行業共享技術平臺,攻克制約本地優勢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技術問題,促進特色產業集群做大做強做優,全力推動地域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二、添動力、增活力,承接都市產業轉移。國內千億縣大多分布在靠近經濟發達區域,或者核心城市周邊。我省“三大都市圈”的資源外溢日益顯現,周邊縣城應主動融入“城市群”“都市圈”建設,積極承接中心城市產業轉移,創新區域間的產業轉移合作模式,探索和完善托管、共建、稅收分成等方式,開展合理的市場運作,大力發展特色專業城鎮,比如電子商務型城鎮、交通物流型城鎮、文化旅游型城鎮、資源加工型城鎮等,進一步提升縣城產業承載能力,更多吸納勞動就業,促進城鎮和產業發展“雙集中”。
三、消存量、優增量,盤活土地房產資源。著力盤活農村土地資產,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農村宅基地市場化改革試點,使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實現市場化變現,確保土地增值收益主要歸農民。打通城鄉兩個端口,統籌用好農村耕地和宅基地增減掛鉤、保障性租賃住房補助、換購住房退稅、穩定房地產開發貸款投放等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政策,促進房地產產業鏈健康持續平穩發展。結合城市更新行動,探索閑置資產改建利用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運用“以舊換新”形式,促進市民改善居住條件。
四、引人才、匯人氣,強化縣城要素聚集。推進就地城鎮化,人才是關鍵。要解放思想,實施“人才新政”,推進“人產城”融合,吸引高素質的人才返鄉創業、精英人才回鄉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聚人、聚財、聚事業。要做好轉移人口市民化文章,著眼滿足回流人才的便捷生活選擇,進一步完善縣城功能,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鼓勵各類產業投資基金、社會資本參與,因地制宜、適度超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品質、城市功能和城市文化。
五、優環境、強服務,支持民營企業唱主角。民營經濟活躍程度反映了經濟發展的活躍程度,在就地城鎮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強化為企服務意識,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讓企業合理充分享受國家惠企福利,專注于產業提升和市場經營,為產業導入和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要善于運用市場化手段、開放化思維,引導民企尤其是具有技術優勢或者具有行業號召力的企業參與就地城鎮化,破除妨礙市場公平競爭的各種顯性隱性門檻,支持民間資本、民營企業平等參與市政基礎設施、交通水利工程、公共服務配套、城市更新項目等,促進民營企業安心縣域發展。
發言人姓名、單位及職務:范雙濤 省政協委員,省總商會副會長,武漢華天園林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END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聯系方式:027-87611128 027-87611198
◎2022 版權所有 武漢華天園林集團有限公司 備案號:鄂ICP備11005909號-2 技術支持:新網